(一)促进国内金融市场发展,提高抗风险能力

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发展,日益促进金融全球化的繁荣。

我国的金融市场要获得长期持续的发展,提高金融体系的抗风险能力迫在眉睫,主要包括努力完善金融体系下的制度环境,要求我们能够在逐渐发展的金融业中,让金融系统能够进行有效的资源配置、提供丰富的金融信息、有竞争力的应对和对抗各种风险威胁,保障金融安全,维护金融的稳定健康发展。

就当前我国的经济状况而言,市场经济发展还有诸多的不完善,如果过快发展金融市场,一定会吸引更多的国际游资,倘若一旦有变动发生,我们很可能重蹈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日本、泰国的覆辙。

(二)建立完善国内货币市场,加强公开市场业务

公开市场具有高度的灵活性、能够有效选择交易的规模和时机,对调控资本流动的作用很大。

公开市场在当前我国还处于初级阶段,完全统一、发达的货币和债券市场均为未形成。

目前我国债券市场上最大的交易品种是国债,因为其不适合用于短期的冲销与干预,没有被央行选择来进行公开市场的操控。

要建立完善的国内货币市场,必须加强公开市场业务,尤其是货币品种的丰富,最好能够应用于政府冲销,推进利率市场化,并具备一定外汇业务功能的短期政府债券。

(三)调整外汇管理机制和汇率决策机制

目前来说,我国外汇管理一直处于一种“资本外流严、内流松”的不对称管制的状态。

针对当前国际游资纷纷涌入、风险加大的局面,必须尽快改革这种不对称外汇管制,主要从这几各方面:逐步放松购汇管制;强化对资本内流的有效管理和监控;强化剩余资本管制项目的效力;建立合理汇率安排,削弱游资冲击的内在动机等。

同时,还必须进一步完善我国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适当增加汇率弹性,使得国际游资投机收益的不确定性加大,能够起到遏制资本大规模单边流动的作用,从而有利于防范和化解其间的金融风险。

(四)加强对国际资本流动的监管,谨慎开放资本项目

由于当前我国在国际资本监管方面的存在的漏洞和缺陷,给了国际游资“可趁之机”,因此,我国必须在这方面的加大监管力度,采取有效治理措施:

一是对资本流入实行一定的行政管制,减少热钱流入;二是实行跨境短期资本流入征税措施,抑制国际游资的短期投机套利行为;三是采取有关增加汇率灵活性、放宽资本流出途径等措施。

同时,在实行资本项目严格管制的基础上,加强外汇管理,完善对资本项目管理的法规。

另外,还必须进一步加强对非法入境的热钱的惩处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