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届论坛由中国航空学会、上海市航空学会、英国皇家航空学会中国(上海)代表处主办,中国航空学会上海会员工作站协办,上海市融资租赁行业协会、上海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管委会、上海虹桥临空经济示范区、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支持,上海广尧商务咨询有限公司承办。

论坛以“产业联动,助力飞机价值管理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围绕主题论坛设置航司机队管理与优化、航空租赁企业的发展与未来挑战、主力机型与新机型价值评估、中老龄飞机再处置等四大核心议题板块,二十余位专家代表受邀发言,同时吸引了200余位来自航司、主机厂、价值评估机构、租赁企业、国际组织、MRO企业等单位的专家领导共同参与,参会嘉宾各抒已见,分析探讨飞机价值产业链上下游相关热点话题,展望未来发展方向。

中国航空学会综合管理部部长杨亮作为论坛主持人,中国航空学会理事长林左鸣,上海市航空学会副理事长徐庆宏,中国民用航空局原副局长李健分别致辞。

中企华执行总裁高文忠、副总裁赵国臣以及上海分公司执行总经理孙钰受邀出席。

作为本次论坛国内评估机构的代表,副总裁赵国臣女士作为受邀嘉宾,以“民航生态圈估值展望——大时代中的梦想之翼”为主题发表演讲。

演讲内容:赵国臣女士分享了多年来对航空业估值的认识和经验,并从未来需求发展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如何推动国内飞机估值行业的创新和发展。

她以国内评估机构的视角,从资产评估在航空业发展中的轨迹、国际与国内航空业准则的适用性、未来估值新机遇以及航空业估值标准化建设等六个方面向民航业内深度分享。

在国际上,以ISTAT(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Transport Aircraft Trading)为代表的行业协会规范飞机价值评估方法、估值质量及评估师执业道德,境外飞机估值机构发布各飞机产品的估值意见。

ISTAT的估值定义是目前商用飞机评估的财务和法律标准,也是每年全球流通飞机融资的价值参考。

国内目前对飞机的评估方法,参考财政部发布的中国资产评估协会制定的中国资产评估准则体系中的实体准则《资产评估准则-机器设备》大类,采用成本法、市场法、收益法三种基本方法进行评估。

对于全球交易益发频繁、交易金额庞大的飞机资产,亟需评估师及航空业制造商、运营商、金融机构等各路专家协同对价值影响指标提供量化思路,提升国内飞机估值标准,能够与国际准则接轨。

当前,国内机队大多为引进波音、空客等境外飞机制造商的飞机。

飞机作为特殊资产,影响价值因素众多,也需要产业链条中多方专业人士共同甄别并定义。

在中国自主飞机商用之前,国内租赁机构及高校也有少量对商用飞机估值的探讨;飞机作为在全球流通的长寿命大型资产,需要评估机构关注飞机在全球环境中的交易影响,包括宏观经济、航空业态、飞机引进、全寿命周期以及维修状态等层面的考量,以此合理量化飞机资产的价值波动,为管理决策提供价值参考。

藉由国产飞机制造的蓬勃发展,评估师可以向飞机制造业了解商用飞机的技术指标,共同探讨飞机价值中与技术参数相关的波动因素,才能由此确定对飞机资产的价值体系。

中企华执行总裁高文忠博士在会后接受上海第一财经采访,高总表示,此次论坛不仅为专业人士提供了交流平台,更是对中国航空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执行总裁 高文忠

随着中国民航业越来越大,下一步从飞机制造、飞机运营和飞机拆解这块业务来讲,市场是非常巨大的。

执行总经理丨上海 孙钰

商用飞机价值研究课题组负责人,率领团队深化研究飞机生命周期中的价值波动,构建飞机评估模型。

航空业展望:航空业需要持续的学习和对话,没有人能够精通全部专业知识,同时也需要专业机构参与民航发展对未来的研究。

中企华作为国内评估行业的头部机构,随民航业发展的重要二十年共同成长,承办了众多民航业重要里程碑项目。

对于行业发展中不断对专业细化的业务要求,中企华组建了航空专业委员会,保持与行业对话,采用了多路径、多梯次,来构筑专业基础。

2022 年,中企华与中国商飞共同牵头在中评协立项了商用飞机价值研究课题,在课题的推进中,来自航空公司、航空金融机构、高校、ISTAT 评估师纷纷表示愿意参与进来,贡献专家力量。

课题团队也将根据中评协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探索航空业评估标准化研究,在行业中深化实践研究成果。

通过这些努力,我们国内的评估师也有机会随国产飞机一起走出去,一起与世界对话。

飞机价值管理研究,对于促进飞机全价值产业健康发展以及掌握飞机全寿命周期价值规律,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本次飞机价值管理国际论坛的成功举办,将为中国航空业的未来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为国内飞机估值行业的创新和发展提供更多的机遇和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