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传播是以大众传媒为传播手段的、跨越国界的信息传播。
作为全球化的要素之一,国际传播正在迅速地改造着世界上几乎每个国家的经济、人际关系、社会、文化、政治和结构等方面,它是一项浩瀚、多样、复杂、生机勃勃的、交互式的和迅速演进着的学科和事业。
国际传播的形态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既可以指大众传媒的传播活动(如新闻报道),也可以指个人活动(如说话、写信、旅游访问)、商业活动(如经贸往来)和文化活动(艺术演出、交流)等等。
电影输出是文化传播的一种,如电影《刮痧》(GuaShaTreatment)揭示了中医在西方可能或必然产生的误解甚至冲突,同时,也让西方了解了中医的一种传统疗法(郭可,2004:4)。
图书外译也是一种传播方式,如小说《碧奴》的外译重塑了“孟姜女哭长城”的历史传说,让西方读者见识了中国古代神话在当今社会的演绎。
对一个国家而言,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能在国际上以多种方式传播自己的声音,展示国家形象,为国家利益服务,它就实现了某种目的,并能以此为指标来衡量其在国际体系中的地位。
杨伯溆在2003年讨论全球传播这一概念时曾指出:民族间的非物质文化或高雅文化传播存在着固有的困难(杨伯溆,2003:127)。
传播质量很大程度取决于传播内容。
内容传播过程就是对大量的素材加以判断、筛选,再经过写作和编辑最后传送给受众的过程。
内容涉及六部分:谁说的,说什么,对谁说,怎么说,有什么效果,为什么(陈卫星,2003:29-30)。
“谁说的,说什么”是说传播内容是否具有代表性、权威性、合理性;“对谁说”是指传播中要明确传播对象,即受众是哪些机构和人,要对受众进行分析;“怎么说”是指传播要注重策略,这里既包括采取何种传播手段和方法(外部的),又包括采取何种传播的用语和措辞(内部的);“怎么说”是达到传播效果的关键;“有什么效果、为什么”则是对传播效果的分析,即对采取一定传播方式和措辞的传播内容是否会产生正效应或负效应进行预测,分析其中原因,反过来再对前面几个环节进行干预,以保证正效应的产生。
就赣南采茶戏的翻译而言,选择哪些内容进行翻译,对它的传播和输出至关重要。
赣南采茶戏中必然也有不少匪夷所思的东西,在国内就有很多不被接受的地方。
有些我们自己都存疑或否定的东西,一味地要作为文化进行输出,受众自然无法理解和接受,传播出去不仅没有好的效果,反而会产生负效应,违背赣南采茶戏国际传播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