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旨在探讨合资公司章程在制定时应符合的国际知识产权保护惯例。文章从六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合资公司章程中应包含的知识产权保护条款,包括知识产权归属、使用和保护、侵权责任、保密条款以及争议解决机制等,旨在为合资公司提供全面的知识产权保护指导。

合资公司章程应符合的国际知识产权保护惯例

1. 知识产权归属与使用

合资公司章程中应明确知识产权的归属和使用规则。应明确各方的知识产权贡献,包括技术、品牌、商标等,确保各方权益得到公平对待。章程应规定知识产权的使用范围和方式,包括许可、转让、交叉许可等,确保知识产权得到有效利用。还应规定知识产权的收益分配机制,确保各方在知识产权使用中获得合理回报。

例如,章程可以规定:合资公司所拥有的知识产权,包括但不限于技术、品牌、商标等,其所有权归合资公司所有。各方应按照合资协议的约定,共同使用和管理这些知识产权。

2. 知识产权保护

合资公司章程应包含知识产权保护的具体措施,包括但不限于版权、专利、商标、商业秘密等。章程应规定知识产权的申请、维护和保护责任,确保知识产权不受侵犯。应设立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部门,负责监督和执行知识产权保护措施。

例如,章程可以规定:合资公司应设立知识产权管理部门,负责知识产权的申请、维护和保护工作。各部门应积极配合,共同维护合资公司的知识产权。

3. 侵权责任

合资公司章程应明确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认定标准及相应的法律责任。当知识产权受到侵犯时,章程应规定侵权方的赔偿责任,包括但不限于停止侵权、赔偿损失等。还应规定侵权纠纷的解决途径,如协商、调解、仲裁或诉讼。

例如,章程可以规定:若合资公司的知识产权受到侵犯,侵权方应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合资公司因此遭受的损失。合资公司有权通过协商、调解、仲裁或诉讼等方式维护自身权益。

4. 保密条款

合资公司章程中应包含保密条款,规定各方对合资公司商业秘密的保密义务。保密条款应明确保密信息的范围、保密期限以及违反保密义务的法律责任。

例如,章程可以规定:合资公司及各方对本公司的商业秘密负有保密义务,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向任何第三方泄露。

5. 争议解决机制

合资公司章程应设立争议解决机制,以解决知识产权相关的纠纷。争议解决机制可以包括内部调解、仲裁或诉讼等途径,确保争议得到及时、公正的解决。

例如,章程可以规定:合资公司内部发生知识产权争议时,应首先通过内部调解解决。如调解不成,可提交仲裁机构或法院解决。

6. 知识产权的转让与许可

合资公司章程应规定知识产权的转让与许可条件,包括转让或许可的审批程序、转让或许可的费用及收益分配等。这有助于确保知识产权的合法转让和许可,避免不必要的法律风险。

例如,章程可以规定:合资公司知识产权的转让或许可,需经董事会批准,并按照合资协议的约定进行收益分配。

合资公司章程应符合国际知识产权保护惯例,确保知识产权的归属、使用、保护、侵权责任、保密以及争议解决等方面的规范。通过明确这些条款,合资公司可以更好地保护自身知识产权,促进公司的健康发展。